- 查看更多
- 查看更多
-
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警惕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形式
2022-09-15 -
图解|勒索软件防范指南
2021-08-30 -
一图速览《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》
2021-08-24 -
原创图解|速读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(下)
2020-11-02 -
原创图解|速读2020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(上)
2020-11-02 -
原创图解|一图带你了解2019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情况(上)
2020-10-20 -
警惕虚拟货币交易骗局
近日,多部门发布提示称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金融创新”“区块链”的旗号,通过发行所谓“虚拟货币”“虚拟资产”“数字资产”等吸收资金,实则是炒作区块链概念,行非法集资、传销、诈骗之实。
2020-06-07 -
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是这样泄露的,务必小心
?刚在银行办完业务,就接到理财推销电话;刚在网站浏览了买房信息,就接到房产中介公司的骚扰电话;刚给孩子报了课外班,就收到类似机构邀约短信……
2020-06-04 -
警惕“虚拟货币”骗局
?近日,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发布提示称,一些不法分子打着“金融创新”“区块链”的旗号,通过发行所谓“虚拟货币”“虚拟资产”“数字资产”等方式吸收资金,侵害公众合法权益。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,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、传销、诈骗之实。
2020-05-11 -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二十一款违法移动应用
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“净网2020”专项行动中通过监测发现,多款民宿、会议类移动应用存在隐私不合规行为,违反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,涉嫌超范围采集个人隐私信息。
2020-04-30 -
小心假客服假App盯上你的钱包
现在,电信诈骗的手法紧跟热点升级换代:假冒企业客服和利用假冒App,在线“客服”与用户沟通,套取用户钱财,迷惑性极强。
2020-04-29 -
金融网络安全关乎你我
2020-04-15 -
移动支付,这些习惯要改改
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《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》显示,随着金融知识普及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深入推进,与2018年相比受访者风险防范意识有所提升。2019年的数据显示,51%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网络诈骗,相比2018年下降了16%,发生损失的人群占比为23%,较2018年下降26个百分点。
2020-04-13 -
助力防疫抗疫、复工复产,App数据安全不容忽视
当前,在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转变的情况下,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紧迫任务,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政策稳步推进复工复产。同时,移动应用市场上协同办公、在线教育、便民服务等领域不少App也不失时机地展开了助力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的宣传。
2020-03-22 -
法官教你网购维权
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付款后商家迟迟不肯发货怎么办,西城区人民法院法官赵琳介绍,商品被征调、征用导致无法发货或取消订单,消费者可主张正常履行合同。
2020-03-21 -
警惕披着疫情“外衣”的网络诈骗
疫情期间各种网络应用使用率增高,一些不法分子藏身其中实施网络诈骗。多地公检法部门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惩治此类案件,有力打击涉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。
2020-03-16 -
骗子“复工”,警惕利用疫情的“花式电信诈骗”
疫情发生以来,骗子使出“花式诈骗”套路趁火打劫,有的谎称有防疫物资骗钱,有的冒充“感染者”博“同情”、还有的混入家长群冒充班主任骗学费。
2020-03-13 -
公开涉疫个人信息防止泄露 疫情期间如何平衡公众健康权知情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引热议
2月9日起,全国许多地区陆续复工复产。为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,基层单位广泛落实人员申报登记制度。与此同时,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在各地频现。如何在疫情防控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求得平衡,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2020-03-03 -
线上工具助力复学复工,个人信息保护不可忽视
以阻断病毒传播路径;各类App、小程序、扫码在线登记工具也被广泛用于各个场景,当以往这些“线下”场景转为使用“线上”工具时,难免涉及到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。
2020-02-28 -
没有了选择权和知情权,人脸识别还值得信任吗?
有人认为,人脸并不是什么“保密”的信息,人不可能把脸藏起来,平时就是公开的。然而,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当人脸和个人财产、行踪等产生绑定和关联时,还有谁会觉得人脸被随意收集使用没有风险?
2020-02-20